今年4月以来,江苏省泗洪县检察院在教育系统查办了包括4名校长、2名会计及1名办公室主任在内的7起职务犯罪案件。目前已有1人获有罪判决,其他案件还在侦查审理之中。
2007年12月底,泗洪县某中学校长朱富找到学校报账员赵红商量,将学校债务化解资金中的40万元以教职工借款名义借给崔某,并立下字据。2009年7月,该笔借款到期,朱富的个人账户上连本带息获得还款60万元。除去还给学校的借款40万元,其余的20万元被朱富、赵红二人私分,其中赵红分得2万元,剩下的18万元归朱富。与朱富的直接挪用相比,双河镇中心小学原校长李西元则更高一筹。他知道直接从学校账务上挪钱私用是违法行为,在多方求教后,指使会计将学校公款办成定期存款单,然后用其质押,将存单数额的95%贷出来,高息借给房地产开发商从事经营活动。相似的手法,还在泗洪县某小学校长王德身上演绎着,只不过他是涉嫌挪用公款归自己使用。(人民网)
近期,网络报道了多起这样的学校校长违纪违法案件,既有从学校行政经费及教辅资料购买中贪的,也有不顾学生身体从学生嘴巴里抠的腐败分子。现在又看到几位校长把公款借给开发商赚高额利息的消息,着实让人心寒。现在连教育这块育人的土地也成为腐败分子腐败的“温床”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是学生行为的模范,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影响。校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腐败,尽管他们贪污的金额没有一些腐败官员大,但他们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不比贪污金额大的腐败官员小,因为他们是教育者,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成长。
仔细分析一下媒体网络报道的多起学校校长违纪违法案件,就会发现学校出现腐败现象,既有腐败分子自身的内在原因,也还存在外在原因,主要有:一是作为学校“一把手”,校长负责学校全面事务,拥有至高决定权和影响力。二是会计人员利用收支或保管本单位现金的职务之便,违反会计从业规定,擅自将公款挪给他人用于营利活动。三是违背我国会计法规定,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、经办人员、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明确,未相互分离制约,而出现会计、出纳不分家,同时由一人兼任,既管账又管钱。四是校长、会计、出纳长期不换岗,形成一团和气,不坚持原则。五是监督不力,财务稽核人员由校长“钦点”组成,导致监督形同虚设。
要防止出现校园腐败,针对出现校园腐败的内在和外在原因,笔者认为,必须采取以下对策:一是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,开展廉政文化活动,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接受廉政教育,筑牢反腐防腐“防火墙”;二是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,加强对学校财务的监督检查,避免检查走形式走过场;三是对学校财务管理进行改革,可以按县(区)设立教育财务核算中心,对各校的财务统一管理;四是校长、会计、出纳这些岗位要进行轮岗,避免长期在一个位置工作;五是要规定学校财务稽核人员要有代表性,要有规定的人数,要由教师会议投票产生;六是严格执行问责制,对监管不力,出现问题的追究领导责任;七是要加大打击力度,对违纪违法者决不心慈手软,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就移送司法机关处理,以警示教育他人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教育这块净土更净,才能让这片蓝天更蓝。(作者单位:江西南康市纪委) |